沿山河全长10公里,河段问题不尽相同,该局在改善河道水质上动了不少脑筋。该局工作人员介绍:“沿山河周边都是老小区和商铺,设立闸站虽然可以隔断暗渠的雨污水,但挡墙石头缝隙里的污水还是会渗进河道。”
为此,该局在两侧驳岸主要污水溢流段特别设置了生态床,进行污水强化处理,在主要污水溢流段布设土工布软隔离带,并在隔离区域内增设高效生物菌填料,结合微孔曝气机,对石缝渗出的污水进行初步处理。对于无法清淤或者底泥很厚的区域,该局运用物化手段固化底泥,防止了底泥上泛和污染物扩散。同时在河面上建设景观生态浮岛、生态廊道和特定植物种植,增强水体自净能力,美化河道两岸,完善了沿山河的生态系统。
每条河道的情况不同,治理办法也要因地制宜。对于三墩镇的东陈河,该局对该河道采取了多层次综合治理方法。除了搭建了生态浮岛,该局在河道边放置了一个“大铁箱”—SBR微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。污水管道和机器进行对接,污水进入该机器后,会将其中的氮、磷等元素进行分解,从而提升水质。
经过这个“大铁箱”处理过的河水还将流入MBR膜式微生物富集驯养系统进行精细化的二次处理。“这个机器原理利用生物膜,再次截留河水中的微生物,使河道更加清澈,还能自动培养净化水质的菌类。”经过处理,河道原先的劣Ⅴ类水转变为基本达标的Ⅳ类水。